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發心很重要

弟子甲:師父,那是因為他已證了十地才能這樣的嗎?
師父:據實而舌,他初發心時就是這樣了。這也就是地藏菩薩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並非他證了十地才這樣:他在最初發心時就是這麼好,他在初發心時就已把目標訂在最好、最高的地方,而且一直努力在做--例如,在他因地當婆羅門女的時候,他的發心就已是可貴:他的孝心就已那麼令人感動,那麼難能可貴到甚至令佛都感動!所以經中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初發心的菩薩和畢竟成佛的佛應是平等的;平等之處何在呢?就是因為初發心時所設定的目標,與成佛時所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這也就是所謂如是因,如是果。他並非到了十地才忽然變成那麼好,身價那麼高。這一點很重要。釋迦牟尼佛也不是到成佛時才那麼令人尊敬,而是他在發心舍王位時,他就已是大菩薩了。因為他舍王位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利盆眾生而欲求菩提,因此他的初發心就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了,所以華嚴經上面講:菩薩初發心即成佛道,這是依究竟的意義來講,也是從性上來講,非以相而言:相上還是要歷經種種階段的修習。所以這名字觀本身就在告訴我們地藏法門最深密的精要:奧!心地如來藏--你看這有多深
弟子甲:師父,地藏這兩字就是心地如來藏,意思就是地藏菩薩在初發心時,就已經確切認為地獄的眾生皆具如來藏嗎?
師父:對,沒錯。依理而言,地藏菩薩在初發心的時候,就已有此善根而信知一切眾生皆具如來藏,雖然那時肖未證到地藏這個名號--這個名號就好比博士學位的頭銜一樣,你有這個心願與資質,努力去修取學位,但也要等到你修滿學分,寫好論文,通過考試,你才能取到學位,而冠以博士的頭銜。地藏二字同樣也是榮銜,他也須依菩薩階位、次第修到菩薩果位時,才能贏得此聖名而稱為地藏菩薩。在這之前,仍在因位,肖不能稱為地藏,雖然早已是菩薩。

第九、諸聖贊嘆觀
師父:沒有其它任何一郜經中有佛這樣贊嘆菩薩的--通常只是菩薩贊佛,罕有佛贊嘆菩薩的;因此地藏菩薩是最特殊的一尊。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從頭到尾都是佛在贊嘆菩薩--用長行一再贊嘆;如此之不足,再用偈子贊嘆--你看,地藏菩薩是不是功德十分殊勝,才能得如來如是贊嘆?而且諸方的大菩薩也都來歡喜贊嘆。重要的大菩薩差不多全都到了-文殊、普賢、觀音、彌勒、虛空藏等,連天龍鬼神也都贊嘆,所以這尊菩薩是唯一最特殊的。這是為什麼呢!心地寶藏!心地如來藏!所以此地,既是最高的,也是最底層的,因此最難、最苦的他都撿來做;所以地藏菩薩才能贏得諸聖共同贊嘆。

「地藏本尊十觀」修行法要偈頌


一、現相觀,頌曰:
十地菩薩現聲聞、十方菩薩唯此尊
地藏法門總在此、默默示我如是行
自證果位不貪愛、即是經雲「不受福」
地藏具足是德相、我學地藏願如是

二、寶冠觀,頌曰:
頂戴因地五如來、不忘初心諸本師
雖現果地莊嚴相、猶以慈悲著袈裟

三、錫杖觀,頌曰:
因位果地持錫杖、菩薩駐錫五濁世
如法勇進利自他、地藏如是密示我

四、寶珠觀,頌曰:
菩薩發心大慈悲、欲滿一切眾生願
地藏具足是德能、我願如是學地藏

五、坐騎觀,頌曰:
降伏異獸貪瞋痴、轉染為淨成大用
地藏具足是德相、我學地藏願如是

六、大願觀,頌曰:
一切菩薩得成佛、皆是因地發大願
地藏大願盡未來 我願如是學地藏


七、名字觀,頌曰:
一切眾生之心「地」 咸具大寶如來「藏」
地藏親證得此名 我學地藏願如是


八、孝順觀,頌曰:
在凡夫地孝父母、入菩提位順佛教
地藏菩薩如是行、我學地藏願如是

九、諸聖贊嘆觀,頌曰:
自來唯菩薩贊佛、佛贊菩薩甚稀有
十方賢聖與眾生、眾口同聲贊地藏
如是聖德實難覓、故知地藏極殊勝


十、一法具足四法觀,頌曰:
地藏菩薩一法門、具足菩提四要門
滅罪增福長大悲、大願成就菩提心
禪密律淨皆圓備、不思議中成道心
乃知此法極殊勝、故為菩提道初門
末世修行菩提者、修行此法必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