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容易耗盡功德的行為:
(1) 不管你做過多少善事,如果你未將功德做迴向的話,功德就很容易耗盡,「安忍品」說過:「若心有瞋恚,安樂不久住」,換句話說,為什麼一念瞋心起會火燒功德林呢?這都是沒有迴向的原故。
(2) 偏差的迴向,不論你修多少善法,如果你將所有的功德都迴向自己的人天福報或權勢欲這種自私的範疇的話,當然功德就很容易耗盡;要小心!很多惡魔就是由於這種偏差的迴向而轉生的。
(3) 炫耀自己所修的善法,這種傲慢心和名利心也容易耗盡累積的功德。
(4) 讓別人產生後悔的心態,例如別人精勤地持咒或做大禮拜…等等善法,你卻在旁邊打風涼話、讓人退失信心,這當然對自己所集聚的功德也會有損。
(三) 迴向的重點在那裡呢?
真心的放棄!任何利益都要毫不吝嗇地布施給眾生,我們請佛菩薩替我們迴向是可以的,但,心態上要放下!
龍千巴大師說過:「不管修任何法門,前行、正行、結行缺一不可!」我們都知道要:「成佛必須具足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前面第一品到第八品都是講解集聚福德資糧的部分,而第九品則是修智慧資糧的法門,這兩種資糧可以讓我們得到究竟佛果-法身和色身,然而,各位也必須知道:「即使你努力的修持前面的教法,但,如果你缺少迴向的助緣的話,那麼你還是無法究竟成佛!」各位,「迴向和發願有何差別呢?」迴向是要具功德的,例如你剛修完八關齋戒或者布施、大禮拜…等等功課,你要將這個功德施于所有眾生,希望他們得到暫時的利益和究竟的快樂,這個就叫迴向,而發願是不需要功德的,你隨時隨地都可以發願:「希望所有眾生早得佛果、希望眾生都能得到人天福報…」,所以發願之前並不需要做善事,而迴向之前一定要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