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雖對佛法有信心,但未斷名利之心,終有變回世間法的危險,故當謹慎。
2、雖依止靜處修行,但不具備出離心,終有散亂的危險,故當謹慎。
3、雖生起了道驗之相,但未斷驕慢之心,終有魔障的危險,故當謹慎。
4、雖集聚了眾人,但不具備悲心,終有業際顛倒的危險,故當謹慎。
5、雖有極高的見地,但未斷貪執,終有成為佛油子的危險,故當謹慎。
6、雖勤做利眾之事,但被私欲所縛,終有成為騙子的危險,故當謹慎。
龍欽巴尊者恪守一些准則:對建立組織機構不感興趣;從不對在家人致敬,不管對方的地位多顯耀,龍欽巴尊者說:「應該向三寶而不是世間人等致敬禮」;不管施主給他的供養是如何巨大,他從不言謝,龍欽巴尊者說:「給施主們留些機會積累功德吧,而不是要用感謝就回報了他們」,當然對於貧窮的供養者,哪怕是被供養普通食物,龍欽巴尊者都會非常喜悅地享用,之後會為他們念誦很多發願祈禱文!
對真正的修行人來講,除非是為了利益眾生,否則,世間的名利福報完全是一種毒藥。正如古大德所說:美譽是魔鬼給你下的毒,恭敬也是束縛你的繩索,一切福報都是解脫的絆腳石,所以不要把毒藥當妙藥!所以說,從龍欽巴尊者的這個事例,我們可以非常明白,在以三輪體空的心態布施或供養後,就不要期待能得到別人的感謝,這樣反而更加能積累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