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若欲永斷三惡道,應當發起菩提心

問:平常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鮮少不是三惡道的因。是否存在能確保自己不墮惡趣的殊勝法門呢?

答:若想永遠離開三惡趣,一定要像前輩高僧大德一樣,發珍貴的菩提心。《大集經》中雲:「若欲永斷三惡道,應當發起菩提心。」而最迅速的成就方法也是菩提心,故欲速獲菩提者,必須生起菩提心。 --出自《如何尋找大乘的方向》

------------------------------------------------

問:對於「大圓滿」、「大手印」等境界,僅僅聽到名字,就心生向往,可為什麼上師不輕易傳這方面的法呢?

答:佛教中修任何超勝境界都需要基礎,如果你沒有把握好這一點,只是鑽一部分的內容,每天對此苦思冥想,最後肯定會發瘋的。現在有些人修行經常出問題,原因也在這裡。若沒有好好觀「人身難得」、「輪回痛苦」,一步一步打好基礎,直接抓住一塊就天天觀修,忙於成就,這種心行很危險,一定要注意! --出自《前行廣釋》

------------------------------------------

具體說來,如果只有願菩提心的時候,雖然也能增長輪回中的善果,比如說延壽、健身、強壯等,但是比起行菩提心來說,在沒有發起行菩提心之前,單單這個願菩提心就不能不分晝夜地發揮作用了。也就是說,只有行菩提心,才能帶給修行者不分晝夜的善業和福德的增長

或者說:在一個人在心中沒有完全生起菩薩戒之前,雖然也有「我要成就無上的佛果」這樣的善願,也因此會獲得世間的利樂,但是因為並沒有強大的力量,因此那些善果並不會持續不斷地出現。

而一旦這個人,在心中真實的生起了菩薩戒「我要為了引導所有眾生到達佛果,一定要修行菩薩行」之後,只要他沒有主動舍棄菩薩戒,這種善願所帶來的善果,不但能夠不分晝夜地恆常產生,並且利樂還要廣大。

或者說,只要一個人真正的生起了菩薩戒,哪怕這個人在睡夢中,這種菩薩戒所帶來的種種善業,都會像下雨一樣地自然出現和增長;哪怕他是在玩耍、閒談,因為他並沒有舍棄菩薩戒,種種善果仍然會不斷地自然出現和增長;哪怕他是在吃飯、喝水的過程中,哪怕他並沒有實際作出任何的行動,僅僅是因為他在心中真實地生起了菩薩戒,在每一個剎那,他的善業都在自然地增長。

換一句話說,如果一個人,他也在心中想著:我要行善,不要做惡,甚至他也因此而做了十萬個禮拜,也不再殺生。從表面上看來,他也具有了行菩提心的行動,但是因為他並沒有真正地領受菩薩戒,因此他的福德,在他沒有連續不斷地作出善業行動的時候,就不會連續不斷地產生善果了。

由此我們也就可以明白菩薩戒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