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當中的第二個,「定學」,意指「禪定」、「禪修三摩地」的學處。我們很多修行人有時會無法進步的原因,就在於缺乏「定學」。
舉例來說,「止」的禪修。是將我們的心力,專注於一個焦點上,現在我們心力、注意力的焦點總是在向外、不清晰、散亂的狀況中,「止」的禪修是讓我們的心能專注在一個焦點、一個所緣境上,變得非常清晰而有力量,這就是「止」的禪修。
修「止」,現在是最壞的、也是最好的時代
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當中,若有時間作止的禪修,或許是很好機會,但也可能很難去修,為何說這「現在(二十一世紀)是修「止」的禪修的最糟情況」呢?因為各種娛樂、讓我們散亂的因素,實在太多了,譬如網絡、智能型手機等等,都可說是讓我們散亂的因緣,因此許多人說,在二十一世紀,是不大可能做到「止」的禪修的,太困難了,機會大概是零。
為何如此說?因為修「止」的首要條件,就是「安住在寂靜處」,對初學者而言,外在條件對他來講是重要的,他必須先要到清淨、寂靜之地,再進一步去練習讓心得到寂靜之法,但以現況而言,要找到這樣的寂靜地,相對是困難的。
但是換個角度而言,二十一世紀也可以說是修止最好的時代,因為二十一世紀中,我們每人的生命都非常繁忙,生活中不論是工作或家庭的各種壓力,也確實種繁多,很難讓心靜下來,但相對也因此更需要讓心平靜,這是二十一世紀的情況。
因此我們要做「止」的禪修時,例如大手印止的禪修,不一定要到寂靜處,而是在生活中各種情況中,不論行走或坐時,二六之時(一天二十四小時)中,都可以作止的禪修,這就是「大手印」的禪修教導我們的。
——摘引自《17世噶瑪巴2014年歐洲弘法行:大手印禪修》,原發不詳,題目為轉載所加。
現在是禪修最壞也是最好的年代/17世噶瑪巴_阿明藏博客_新浪博客 - http://goo.gl/EBxq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