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佛陀的兩種法教 教法與證法

教法和證法對我們都非常重要。現在有些人並不是同時追求這兩種法,有的人只追求教法,有的人只追求證法。比如說現在外面很多的研究者、學者以及對佛法感興趣的人,他們都在研究佛法,他們所追求的這些就是教法。而我們這些對佛陀虔誠的弟ZI所追求的是兩種法都有,尤其是我們噶舉的弟ZI,主要追求的是證法,因為學習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積累知識,而是為了修正自己,為了解脫輪回,為了證得佛果,以這樣的追求來修持的話,那麼佛陀的兩種法教是都具備的。
世親論師又說:“持教法者唯講經,持證法者唯修行”。
教法和證法是相互依靠的,沒有教法就得不到證法,所以首先要學習教法,然後修持證法,這樣才可以達到佛的境界。如果只學習教法而沒有修證的話,只會象寮哥一樣,它只會跟著別人念:“諸惡莫做,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僅僅是一個重複。如果只是研究佛法,而並不去實修,這樣是很危險的,行者不但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反而就會造成正法和行者互相脫離的結局。
沒有經過教義和聞思而去修行佛法,會象盲人走路一樣,他看不見前面的路,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面走;沒有經過教義和聞思就去修法是不可能的,像失去雙臂的人爬懸崖一樣,非常危險。盲修瞎練的結果是走火入魔,神經錯亂
薩迦班智達曾經說:“修持大手印的愚癡行者大部分的結果,最後還是墮落畜牲道。” 所以,有實修但沒有經過聞思也是不好的。因此佛法是要把兩個融合一起的,先學習佛法,慢慢思考,然後再去實修,這就是我們佛法裏講的聞、思、修的過程。修行是建立在思考上面,思考一定要在聞法的前提下建立起來,所以一般的順序就是聞、思、修。
但是從我們噶舉派來講,達波噶舉的一個特點,就是聞、思、修同時進行,這種修持的方法是完整無缺、正確無誤的佛法。所以,並不一定聽聞完全部的佛法後才開始思考、才開始修行,因為在聞法的當下、在思考的當下你就可以修行,所以岡波巴大師說聞、思、修三種是可以同時進行的。
那麼什麼是教法?什麼是證法呢?
比如聽到一句話,知道這是佛陀所說的內容,這個叫做教法;你做到佛陀講的一句話這個叫做證法。所以,不一定你要全部學完佛陀的教法,或經過很多年的閉關實修才會得到證法,不是這樣的。而是在當下,對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來講能夠做到四句話就夠了,即“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這四句裏,諸惡莫做就是說少做一些壞事;眾善奉行就是說多行一些善事;自淨其意就是說時常觀察、調服自心,把自己自相續中的煩惱儘量克服掉;這就是諸佛法教,這就是證法。

佛陀的兩種法教 教法與證法 | 喇嘛網 http://j.mp/2oO9Xmk

---------------------------------------------
什麼是“教法”和“證法”?二者是什麼關係?
具體地說,一切教義,經典、學說、聞思修施教活動都屬教法範圍,通過對經典教義的聞思修活動,在學法者的思想認識、品德作風方面所產生的變化、效果屬於證法範圍。
所謂“三藏為教,三學為證”,指的就是經、論、律三藏學習活動和戒、定、慧三學修習成果。
也就是說“教”為教學手段和教學活動,“證”為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
“教”為成因,“證”為成果,“教法”是證法的前提保證,“證法”是教法的實施結果。
因此,不結合修證的教法是紙上談兵,脫離教法的修證是盲人捉鳥。

摘自多識仁波切著《藏傳佛教常識300題》甘肅民族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