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之米元璋(名米芾),其與黃庭堅、蘇東坡、蔡襄四人,同為當時文壇四大書畫名家,除此之外他們四人還有一共同處,即四人晚年都皈依了佛門。倘論及最看得破、放得下的,四人中當首數米芾。
米芾好書畫,自詡鹿門居士,又稱襄陽漫士。名如其人,性確怪異,洒脫、浪漫,近似「痴、顛」之態。其學佛修禪的過程,有偶見水桶的底部脫落,由此而引發他突然之間靈性開啟而大徹大悟(簡稱開悟)起來。行為有別常人,例如其在對待自己的後事上,處理方法就十分「怪異」與眾不同。
如清代《四庫禁書》引自《何氏語林》書中云:「米芾晚年學禪有得,卒於淮陽軍中,先一月處理家事,寫告別親友書,並盡焚平生所好書畫等物,更又置一棺,坐卧飲食皆在棺中。前七日,不茹葷腥,更衣沐浴,焚香靜坐,及期,遍請諸郡僚,舉拂(塵)示眾曰:『眾香國里來,眾香國里去。』說完擲拂合掌而逝。」
「痴顛」米芾學佛修禪功夫達到了提前一月預知時至,提前焚毀愛物,向眾拱手,坐棺擲拂合掌而去。生死道路如此從容,「瀟洒走一回」。天下之大,芸芸眾生,學佛者眾,但能有幾人?閱之,深以為奇,特記。
來源:七葉佛教書舍